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田虎)3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上海、重庆、浙江、黑龙江、河南、安徽等6个省及直辖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主办了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对于未来文旅行业的市场振兴和目的地建设,各地应积极引导旅游企业营造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推进目的地高质量发展。
戴斌指出,现在各地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市场振兴和目的地高质量发展。中低风险地区开始加大景区、酒店、民宿、餐饮和居民休闲消费场所的开放力度。戴斌强调,对于那些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的低风险地区,可以在对市场存量和消费潜力有效评估的基础上,从本地居民的休闲游和周边游做起,稳步启动本地游市场,这里所说的本地可以是县域、市域,也可以是省域,比如已经启动的“新疆人游新疆”。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可稳步推进同样是低风险的相邻县区、市州、省市的旅游市场。
对于未来的市场振兴和目的地建设,戴斌指出,市场振兴有很多种做法,有的地方选择与大的平台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借力导入流量;有的地方协调所在地的二三线景区免票,酒店优惠;有的地方与新型社交平台合作,走网红路线,借年轻人群体的种草、打卡而聚集人气。“应当说都是很好的尝试和努力,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有声势比没声势好。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同时,戴斌表示,旅游景区恢复开园营业走出第一步,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甚至承诺一定期限的免门票政策,这对于营造旅游业复工和市场振兴的良好氛围也是有益的。如果只限于免门票、发消费券、做平台推广和事件营销,而忽略了内容创造和品质提升,那不过是简单地回到以前的“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老样子。“游客为什么要到访西安、桂林、绍兴、蚌埠,是冲着那些免票的景区去的吗?杭州西湖、重庆洪涯洞、上海淮海路、合肥四牌楼、哈尔滨中央大街这样的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不用吆喝,也那么多市民休闲和游客到访。希望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研究疫后国内旅游市场振兴的同时,也要重点研究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课题,积极引导旅游企业营造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以及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