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遗址攒足发展后劲 乡村旅游迸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1-6-2 10:50:40 来源:黔南日报

      5月,踏寻着革命先辈足迹,记者一行来到龙里县龙山镇比孟村,在这里挖掘记录革命历史故事,感受时代发展变化。

      沿龙溪大道前行,分支路进入比孟村后,一阵琅琅书声传来,循着声音,一栋教学楼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比孟小学。”比孟村副村支书罗时云介绍道,红军集结地紧挨着比孟小学,学校一旁是村委,后来俢砌了围墙隔开。

      来到比孟村村委,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立着“混子场红军集结地”石碑,为2017年设立。

      1935年4月8日至10日,中央红军主力先后跨越湘黔公路贵阳至龙里路段汇集王关,之后又陆续开往混子场(比孟场)。10日,红军于混子场兵分三路,一路走红岩,一路走巩固、高沟入贵阳市孟关乡,一路走麻若、沙拉岩入贵阳市高坡乡,然后分别向青岩、惠水、广顺等地前进。

      “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集结。”来到红军集结地,指着眼前的平层老旧砖房,罗时云告诉记者,这里曾是祠堂,后来做成粮厂,如今已被搁置。

      矮层砖房四周,绿树掩映,门前宽敞平坦的院子干净整洁,朱红色大门已有些泛黄,外水泥墙面有着斑驳的水印痕迹。一墙之隔的校园里,传出了孩子们的读书声,在树下乘凉的村民,有说有笑……

      比孟距离龙里县城区10公里左右,自龙溪大道与贵龙纵线修通以来,也为比孟打开一条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龙山镇作为龙溪先导区的主区域,有龙里水乡、油画大草原、龙门镇等多个项目以及龙山工业园区,依托区位优势,近年来,碧桂园凤凰城、阳光城、德杰三甲医院等项目落地比孟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有关部门根据发展需要,对当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引导群众进入项目园区务工;打造旅游线路,推进园区企业和旅游服务业共同发展,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凭借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发展旅游与观光农业;加快新型产业集聚,着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宣传,招大引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因搭上高速发展列车,如今的比孟村、龙山镇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子,产业落地,为村民们铺就了稳定的就业路。

      傍晚时分,刚下班的村民罗资财和妻子正骑着车往家赶。“我和我妻子都在对面的阳光城·望乡房地产上班,我一个人一天有300多元,加上妻子的收入,一个月收入过万元……”话语间洋溢着幸福感。曾在外打工的罗资财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业还有这么高的工资拿,并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

      近年来,龙山镇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这个‘五一’节人流量达到4万,景区一天最多时有1万多人,辐射省内、重庆等地。”龙里水乡运营总经理聂鹏说。

      站在高处远望,公路相互交织,硬化路实现村村组组通,农家门前户户连,走在大街小巷间,看到村民写在脸上的是满满获得感。

      在龙山镇龙山社区厉家庄,农家乐聚集,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林芬农家乐间,包厢里游客谈笑声阵阵,老板王德林心里乐开了花。他说,周边农家乐从过去的一两家到如今成片,自己的农家乐从最初他和妻子两人4桌客人到如今员工10人最多时有30桌客人。村子如今新房高楼挺立,几乎家家有小轿车,不再像以前晚上一片黢黑,晚饭后大家常常去公园散步,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开启乡村振兴新局中,龙山镇表示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以乡村旅游视角美化乡村环境,更加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并探索发展“农业+旅游业”“企业+旅游业”等多种模式,推进园区企业和旅游服务业共同发展。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客户服务|集团网群
    Copyright©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鲁网网站备案:鲁ICP备05017874号-5